魚難,無盡的苦痛
魚難,無盡的苦痛
「弓魚」,本是山城福建省建甌市特有處理活魚保鮮的一種綁魚技術。六百年來,魚販用這種不 人道的方式,販賣一般人認知的表面新鮮。
傳統弓魚法要分兩次處理,主要是用尼龍繩穿扯過於嘴、鰓、鰓蓋,拉到魚尾綁住,讓魚體彎成 弓形。這種弓過的魚被認為吃起來特別鮮美,沒有魚腥味,並可以拉長魚離水後存活的時間。
消費者要的「鮮」、「美」,卻來源於魚難!魚兒以其苦難,在死亡前,得嘗盡無盡的痛苦! 因為束縛,所以魚形完整;嘴與鰓蓋被迫打開,痛苦換來呼吸;因為綁住肛門,至死不再有排洩, 腹內的水份讓它多活幾小時。這是「鮮」與「美」的來由。
科學研究早已證實魚類能感受疼痛,也會因為緊迫與恐懼感到痛苦。人需食飲,但飲食之際,又 孰能無惻隱之情?佛經素有「自不殺生,教人不殺」的教誡(《 長阿含經 》)。但長養不殺生的心行, 說起來卻是既難且易。慈悲心、菩提心的厚殖與穿透性,其強弱與否恆落實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,見 其生不忍見其死,逐步淨除其心。經云:
多聞聖弟子離殺斷殺,棄捨⼑杖,有慚有愧,有慈悲心,饒益⼀切,乃至蜫蟲,彼於殺生淨除其心。(《中阿含經》)
細細考察無明所犯殺業,則傷生、殺生之舉,何其深廣呢?何況日常之中,飲水一口,吞盡多少微生 物呢?鞋底所踏多是無明傷生;心裡瞋忿,情緒所致,也是造殺。蚊蟲來襲,巴掌聲落,殺生而不覺 殺亦屬常見?《 分別善惡報應經 》說殺有十業:
⼀、⾃⼿殺,⼆、勸他殺,三、慶快殺,四、隨喜殺,五、懷胎殺,六、勸墮胎殺,七、酬冤殺,⼋、斷男根殺,九、方便殺,⼗、役他殺。
唉,無明傷生的舉動確實是數之不盡,說之不完!今說弓魚之例,僅是我們有形造殺的一個案例而已。 實際上,生活中有形、無形的一切都可能引發殺生之業,真宜處處在在留心自持。
於細微罪⽣⼤怖畏,受持學戒,離殺、斷殺、不樂殺⽣。(《 雜阿含經 》)
還記得民國時,著名的律僧弘一法師與其徒豐子愷共編《護生畫集》,第一篇便是談「眾生」: 「是亦眾生,與我體同。應起悲心,憐彼昏蒙。普勸世人,放生戒殺;不食其肉,乃謂愛物。」物類平等,徒奈眾生緣業而生,體結不同,面對各具鮮活之軀、躍動之體的眾生,我們又豈能丟失內心的 悲心,專以個人的欲望或好惡來對待呢?
蓮子
魚難,無盡的苦痛
文章連結:https://learnthebuddha.blogspot.com/2019/12/blog-post23_31.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